鲁智深VS武松,都是八尺英雄,谁喝多了

水泊梁山,男人的世界,纵有三个女人,也不过是三个陪衬。 男人的世界里,可以没有女人,更不能没有酒。 似乎没有酒精,男人就会失去阳刚之气。

英雄之中,似乎每个人的酒量都超好。 当然,酒量好并不一定代表酒质好。 很多好男人喝醉后直接进化成半兽人,唯一的享受就是杀几个人。 虽然作者施耐庵自始至终都没有戒过酒,但似乎酒量比较好的两个人是两个和尚,一个是花僧鲁智深,一个是行者武松。 和尚VS星哲,谁更擅长喝酒?

在武松加入二龙山之前,两人从未同桌喝酒。 就算武松加入,作者也没有写两人一起喝酒的场面。 虽然没有对两款“斗酒”的描述,但从单独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一探究竟。

鲁智深在五台出家后,有过两次酒疯。 他第一次喝醉是在出家几个月后。 心急的和尚不由分说,偷了半山阁卖酒的酒喝。 那人挑了两桶酒,和尚抢了一桶。 不是大和尚不讲道理不给酒钱,而是卖酒的人不敢卖酒给和尚,因为他的生意本钱是从寺里借来的,而且他的酒所在的地方 住的也是庙里。 主持僧之真长老会的修道士很不高兴。 如果主人不高兴,后果会很严重。 卖酒的人不但要连本带利还钱,还要被赶走,就不卖了。 既然是非卖品,那大和尚也不许抢酒吃。

水浒传中多次提到“一桶酒”。 吴用请阮家三杰入伙时,要了一桶酒四菜。 个人喝喜。 计寿时,白生挑了两桶酒卖,晁盖先点了一桶,七个人连着枣子轮流喝。 .

大和尚好久没有喝酒了,提着酒桶喝了一头牛,喝得干干净净,然后就醉了。 归根结底,只是少了一盘花生米。 晚饭只要有一盘花生米,大和尚恐怕就不会像那只熊一样醉了。

第一次闯祸,宿主并没有为难他,只是责备了他几句。 过了几个月,鲁智深又贪酒了,便到镇上寻酒,结果全是庙里买卖的,没人敢得罪少校智真长老。 股东。 可见,宋朝的僧人已经很会经商了。

鲁智深实在忍不住,就假扮游方僧,骗了一家店给他卖酒。 他先吃了十碗,觉得不够满足,又闻到了狗肉的腥味,就点了半只熟狗肉,又吃了十碗酒。 酒喝完了,狗还没喝完,又要了一桶酒。 二十碗酒,再加上一桶酒,神明也会虚弱。 结果他又喝醉了,这次比上次还厉害,看来再添一盘花生米也没用。

后来在去大相国寺的路上,鲁智深喝了一壶酒,吃了牛肉饭,又吃了一只鹅,才在桃花庄多管闲事,教训了周通一顿。 喝了三十碗酒,喝了那么多酒,好像也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周通被轻而易举地打了一顿。

这么看来,鲁智深喝三十碗酒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再加一桶,他可能就喝不下去了,主要是膀胱受不了。

武松也喝了不少。 路过景阳岗时,在著名的“三碗不过山”店里,武松根本不在意掌柜的“闹翻”的话。 ,喝了整整十八碗,吃了四斤熟牛肉,一盘青菜,男主的胃口真好。

别人“三碗不够喝”,武松却比别人喝了五倍。 可见他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比常人多。 也就是说,分解酒精的速度越快,他就越能喝得好。 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但终究还是醉了。 喝酒的人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起初他们还以为没事,可是当他们离开座位走到外面的时候,风一吹,他们立刻就跌跌撞撞了。

估计不喝那些酒,武松也打不死老虎。 这是描写武松酒量的第一处。 虽然后来喝了不少,但在孟州好像喝的不多。

孟州小官英施恩请武松帮他教训姜门神,夺回逍遥林。 武松爽快地答应了,但提出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条件。 也就是说,出城后,每当看到酒馆,施恩都会请武松来喝三碗酒。 从安平寨到欢乐林,一路上武松一共吃了五十碗。 不论宋代还是明代,大碗的容量都相差无几。 粗略算了一下,武松一口气喝了两万五千毫升左右。 问题来了,武松是怎么喝的,膀胱能承受得住吗? 这段时间是武松喝得最多的一次,也是最开心的一次。

宋代的酒多为黄酒,酒精度数不是很高,14-20度左右,可与韩国真露酒相媲美,有些酒需要过筛, 最好加热后饮用。 虽然酒精含量没有现代饮料那么高,但喝多了还是会醉,醉了还会吐。

书中描述鲁智深身高八尺,武松身高也八尺。 最终答案揭晓:和尚比行者更会喝酒!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