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里的“臭豆腐”,不同年代的东酒长啥样?

侗酒是老八大名酒中风味最独特的。 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配方,又被誉为“白酒中的臭豆腐”。

侗酒曾与茅台齐名,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名酒”称号。 可惜的是,“巅峰出道”的董九,十多年来走过弯路,如今的辉煌早已荡然无存。

喜欢它的人,依然为它独特的药香而着迷,不喜欢它的人,则敬而远之。 你知道董九在不同年龄段长什么样吗?

50 年代

1。 1950年代的“香江牌”侗酒

1957年建厂,1958年侗酒试酿成功,第一代侗酒商标“香江” 被设计和使用。

“香江”商标图案为椭圆形,镶嵌在长方形酒标中间,用蓝色线条绘制。 由于当时人们缺乏商标和酒标的概念,“香江牌”董酒又被民间称为“金龙牌”。

但目前,香江牌侗酒几乎绝迹,一瓶肯定值一大笔钱。

60、70年代

1. “鸿诚牌”东酒

1966年,东酒使用了“鸿诚”商标,仅一年就销毁。 直到1976年,“红城”商标才正式恢复使用,并一直沿用到80年代初。

“鸿诚牌”商标图案鲜艳,红环、红火把、红色“红城”字样,寓意东酒的发源地遵义是红色之都。 “红城”商标与汾酒的“四新”商标一样,产生于“文革”时期。 作为长征时期革命城市的转折点,遵义当之无愧地被评为“红城”。 董九的“红城牌”也由此得名。

2. “东宫寺牌”冬酒(1967-1976)

1967年,“东宫寺牌”冬酒正式问世,并迅速走红,一直沿用到1976年 2010年离开的“东宫寺牌”冬酒 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东宫寺”商标图案为一方形红色印章,由“东宫寺”三个大字组成。 “东宫寺”牌东酒存世量极少,市面上极为稀有,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1980s

“董”商标使用于80年代初期。 1980年出现方白黑边董酒,使用一年后停产。

1. 蓝董

1982年,董酒将原酒标的红色部分改为天蓝色,酒标标识也改为“董”字样。 因酒标为蓝白相间,俗称“蓝冬”。

2. 飞天董酒

80年代,飞天董酒开始出口。

3. 白冬

1983年,出现了类似蓝冬的白橙红酒标的侗酒,俗称白冬。 早期,白东主要做塑料盖制品,生产到1987年左右,后改为金属防盗盖,具有一定的市场收藏价值。

4. 红董

1989年,出现了一种螺旋盖红标董,其酒标因其酒体呈红色而得名红董。 红侗也是老酒市场侗酒的主流品种。

90年代

1. 棕董

1990年推出黑标侗酒,简称棕董。 这种酒的名字来源于标签的深棕色。

2. 外销飞天冬酒

1994年,东酒推出外销飞天酒,采用方形扁平玻璃瓶和金色螺旋盖。 许多。

今天东九有什么产品?

目前,东酒主线主要包括草本香系列、国密系列、珍藏系列、秘藏系列、娄山春系列五个系列。 此外,还有白标东酒、蓝标东酒、红标东酒等老东酒仿制品和老龟洞。

1. 特米冬酒

特米冬酒是当今冬酒的主打产品。 这个过程很复杂。 制曲过程中添加了130种回味草药。 基酒经过至少18个月的超长发酵期,酿造工艺和配方均为国家机密。 选用陈年10年以上的基酒为主体。 酒体清澈透明,风格出众,酒体华贵丰盈,入口醇厚柔和,饮后甘甜爽口。

2. 佰草集

佰草集天地灵气,为东九之最。 它是时间与自然融合的产物。

3. 宝藏东酒

东酒·宝藏珍藏,采用传统的纯粮固态发酵酿造方法,经过1258道工序和节点,1800多个日日夜夜,酿造而成。

4. 锅米冬酒

冬酒锅米系列是主打产品,酿造工艺复杂。 首先,需要选择五年以上的酒作为酿造主体,然后加入几款陈年风味不同的酒来增添风味。 酿造的味道饱满宜人。

5. 东久老字号

东久老字号主要有两款产品:H3和H6。

无论是包装还是口感,都是东九的中高端产品。

6. 东九的红蓝标等复刻版

东九复刻了很多上世纪的经典产品,价格相对便宜,属于中低档,主打经典 .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