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从哪里来? 中国白酒的起源

*未成年人禁止饮酒*

酒作为人类古老的发明,并不神奇,但就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而言, 可以称得上是太棒了。 在中国,有黄帝、夷狄、杜康、吴纲等传奇的“大神级”酒的发明者。 一些中国野史笔记甚至记载:“黄山多猿猴,春夏石洼采杂花果,酿成酒,香气四溢,百步可闻。” ” 猿猴多,善采百花酿酒……”。

事实上,没有人知道第一种葡萄酒是如何诞生的。 所有关于葡萄酒起源的记载都是基于猜测和传说。 一个比较合理的图景是:在古代,人们采摘的水果在维持基本生活后有余,在贮藏过程中变质发酵,终于在其中找到了能让人感到幸福的物质。 这是最原始的酒。 史前时期人类的酿酒活动只是简单地重复了大自然的自我酿造过程。 人类有意识的酿酒活动,应该是进入农耕文明之后才开始的。 人类有了比较丰富的食物,有了制作精良的陶器,学会了控制方法,逐渐形成了酿酒技术,使酿酒生产成为可能。

用曲发酵的茅台酒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 哪里有酒,哪里就有酒。 酒精的生产过程极为简单:糖或淀粉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酒精,同时产生的衍生物可用于合成酒。 这个过程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完成,也就是说,最初的酒实际上是含糖物质在酵母作用下自然形成的有机物。 自然界有很多含糖的野果,空气中附着有酵母菌、灰尘和果皮。 在适当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下,酵母菌可以将果汁转化为酒浆。

现代白酒技术的蒸锅

世界上酒的种类很多,但就生产方法而言,只有两种:酿造酒(发酵酒)和蒸馏酒。 酿造酒是一种低度酒,在原料发酵过程即将完成时,稍加处理即可饮用,如葡萄酒、啤酒、黄酒、清酒等,都属于这一类。 由于酿造工艺比较简单,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较早。 蒸馏酒是原料发酵后经蒸馏生产的高档酒。 中国的白酒、白兰地、威士忌和伏特加都属于这一类。 由于酿造工艺复杂,出现时间较晚。

中国白酒

  • 中国白酒的起源

然而,中国的白酒技术 起源于何时? 现在众说纷纭,东汉、唐、宋、元等几种起源说都可以找到一些证据。 但翻看历史文献,宋代以前并没有关于酒和蒸馏酒的明确文字记载。 宋代以前,“烧酒”泛指经过低温加热的粮食发酵酒; “蒸酒”不是指蒸馏酒,而是指将酒加热杀菌、保存,以便长期存放。 元代出现蒸馏酒技术的说法,不仅有当时的一些文字记载作为佐证,也为后世的考古发现所证实。

《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始创于元代。该法是用烈酒和糟食入蒸笼(蒸笼),蒸气, 并以器盛露。”江西李都五星堂烧酒作坊遗址,被认为是元代延续时间较长的酿酒作坊。 酿酒史家王赛石认为,蒙古人远征中亚、西亚和欧洲期间,西方的酿酒技术通过陆路传入中原,中国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蒸馏酒。 从元代到明清,文学作品中很少有像李白、武松这样酗酒的人的记载,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中国已经有了蒸馏酒的技术。 中国传统发酵法得到的酒很难超过20度。 当然,对于一些酒量大的人来说,喝三五斤是没有问题的。 引入蒸馏技术后,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质挥发度不同的特点,可以将最易挥发的酒精蒸馏出来,得到最高浓度70%左右的酒。 这么高的酒度,动不动就喝个十七八碗的酒鬼自然不复存在。

本草纲目

  • 白酒香精

白酒的主要原料是 多以高粱、小麦为主要原料,部分白酒使用大米、玉米和土豆。 酒按香型有七种、十二种。 下面我们就说说常见的十二种香型及其代表酒类。

  1. 茅台风味:主要以贵州茅台和四川郎酒为代表,还有珍酒、习酒和炭酒;

贵州茅台

  1. 大香型:主要以四川五粮液、泸州老窖为代表,还有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

国窖1573

  1. 香型:以山西杏花村汾酒为主,还有二锅头、厦门高粱酒和黄酒 河楼酒等;

山西汾酒

  1. 凤翔型:以陕西西峰酒为主;
  2. / ol>

    陕西西峰酒

    1. 米香型:主要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

    桂林三花酒

    1. 药味型:主要以贵州冬酒为代表;

    贵州冬酒

      > li>香型:湖南酒鬼;

    湖南酒鬼

    1. 特香型:以江西四特酒为主 代表;

    江西现场白酒

    1. 老白干型:主要以河北衡水老白干为代表;

    p>河北衡水老白干

    1. 蒸味型:主要以广东豫宾为代表 g;

    广东翡翠冰烤

    1. 芝麻味型:以山东景芝酒为主;

    山东景芝酒

    1. 酱香型:即酱香型,酱香型,主要以黑龙江玉泉酒和湖北白云边酒为代表。

    湖北白云边

    还有一些其他的香型,通常称为复合香型,即具有两种以上主香的白酒。

    下面是我统计出来的香型对应色表

    白酒香型及其对应颜色

    【参考文献】

    1. 王中秋。 茅台是怎样炼成的[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48-51
    2. 李维清. 浅谈白酒的颜色[J]. 酿造科技,2006.12:131-132
    3. 李大河. 中国白酒风味融合创新的思考[J]. 酿造科学与技术, 2006(11):116—123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