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的山川、美酒佳肴,湖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美食共同带动了湖南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为“三湘四水”之乡,物产丰富,自古就是我国的“酿酒宝地”。 据文物记载,这一地区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了精湛的酿酒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酒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品类,当地的酿酒业也随之进步。 不过,说到“湖南名酒”,似乎也是建国后才一一进入国家舞台,发展之路也比较特殊。 起疙瘩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武陵酒”,曾经前途无量,却跌落谷底,濒临破产,幸好这款酒 从未屈服于此,继续积累,等待崛起的那一天。
这不,眼看着最近的五菱酒大有复兴之势,还是说说它辛酸的发展历程吧。
常德古称“武陵”,故此地酿造的酒被命名为“武陵酒”。 一个工厂建在一个古老的酒厂上,但这种酒只是一种不知名的流行风味曲酒,具有一般特征。
恰好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作为国宾接待酒的茅台酒产量太低,无法满足各地的需求。 湖南的份额只有1000斤。 该厂被当地委以成为“茅台替代品”的任务,第一时间派员去学习。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茅台酒厂的帮助下,武陵酒成功转型为“酱香型白酒”,并在短时间内获得“中国名酒”称号 .
“三胜”茅台,登顶国宴
成功转型的五菱酒不仅成功进入国家舞台,还在1981年、1988年的全国名酒评比会上夺冠 分别以92.18分的高分和酱组第一名的成绩,超越茅台,成为国宴用酒。
然后在2015年白酒万人测试大会上,以61%的识别率远超茅台,一共3次“青出于蓝,胜于蓝”全部被叫好 .
“百日红花无”,危机重重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白酒行业就开始面临 重组问题,不少酒厂纷纷投入营销和宣传。 可惜当时的五菱酒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还在执着于酒的品质。 其声誉逐渐下滑,一度濒临破产边缘。
路上遇“贵人”,重归江湖
幸好天道有轮回。 第六次易主之际,五菱酒终于遇到了自己的“贵人”——老白干,在用心经营和宣传下,当年的口碑被转移,销量也逐渐回升,成功坐上“老白干”。 连续两年湖南销售榜单第一名。
一时之间,不少老酒友泪流满面,为名酒的回归深感欣慰。
这就是现实。 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任何一家缺乏宣传的企业,都只能被遗弃在社会的尽头,失去光彩。 不怕巷子深。” 那为什么茅台每年要花上亿做营销呢?
遗憾的是,国内还有很多酒企没有明白这个道理,还在走武陵酒的老路。 以下面这两款酒为例,都是老牌子酿造的精品酒,可惜宣传资源不到位,只有少数老酒友知道。
风云江府风仓
酒庄位于茅台酒之都赤水河畔。 毛式酱酒。
该酒所采用的大曲昆沙工艺源于李兴发上世纪总结的“酱酒三大典型”。 克服了茅台酒体不稳定的生产危机,开辟了茅台酒品质的新领域。
李兴发也因其杰出的贡献被酒界誉为“酱香之父”,也获得了无数的荣誉认证。
因此,承父业的李长寿精心挑选了茅台均质、颗粒大、皮厚、淀粉和单宁含量高的红穗高粱,经过高温反复蒸煮, 完美传承酒质。 发酵后,基酒密封5年,与12年的姜府老酒勾兑。
开瓶时青草香浓郁,入口后粮香与酱香交织融合,醇厚细腻,酒香顺喉而下,回味无穷 酒后悠长,让人沉醉久久。
沱牌六粮
天府之国的浓香型白酒。 ,沱牌也是无数老酒友心中的白莲花。
如果不是酒厂着力研发高端“舍得酒”,想必这款酒今天应该能与五粮液比肩。 而这款沱牌六粮更是名下的经典精品。 它采用六粮酿造,比传统的杂粮多了一种原料,因此酒中的“粮香”更加突出。
入口有一丝老曲香的微苦,但好在够甜,干净顺滑,整体“金黄”的色泽让这款酒颇有威严与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