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酒跌神坛

简介:生产体系的混乱和资金的负担是浏阳和酒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品牌定位的混乱和核心市场的流失,是浏阳和酒走向没落的催化剂。 经营权的更迭和核心人才的流失,预示着浏阳和酒的衰落似乎已注定。 但当前宏观经济下行、“三公消费”受抑等多重因素叠加,加速了浏阳河酒的下滑。

来源:《经理人》文/蒋洪武*

一首动听的民歌《浏阳河》源远流长,优美地展现了湖南秀丽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助力了浏阳河酒的迅速崛起。 浏阳河酒业是一家成立于1956年的老牌国有企业,1993年更名为“浏阳市酒厂”后,浏阳河酒商标品牌于1998年被湖南中商集团收购。湖南中商集团此前代理 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等知名品牌,在当地积累了丰富的渠道资源。 易手后,浏阳河酒业深度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实现了白酒品牌内涵的文化溯源。 浏阳河酒依托众多湖南奥运冠军、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代言,形成了“名人、名河、名酒、名歌”的文化传播体系。 2006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成为当时国内白酒企业迅速崛起的神话。

但是,一个靠资源整合崛起的企业,如果不能快速跟上其管理内涵,其发展注定难以为继。 浏阳河酒业属于此类企业。 近日,浏阳河酒业被关停的消息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 消息称,浏阳河白酒目前无法正常生产经营,产销完全停滞,无力维持公司员工的各项开支。 2015年5月起,“所有生产经营人员无限期休假,各项费用和工资停止发放,因休假时间长,建议员工另谋高就”。 这样的消息意味着,这家曾经红火的企业遭遇了极大的困难,经营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境地。 这家明星品牌企业遇到了哪些问题?

产品生产战略短视,供应链潜伏危机

浏阳河的成功,源于其首创的代工经营模式,以及与五粮液酒厂的代工合作 :由五粮液负责代工生产浏阳河品牌葡萄酒,浏阳河酒业负责品牌推广及营销,并按约定比例分享利润。 这种轻资产的品牌运营模式,确实适合初期的浏阳河白酒。 以较少的投入,撬动大品牌的资源,浏阳河酒业采取“傍大款”战略,迅速获得行业第一桶金。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