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血的食用方法与功效 鹿血酒的功效与制作
鹿血的功效历来为中医所推崇。 据说生喝鹿血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今天,小编就从食疗功效、药用功效、营养价值三个方面告诉大家鹿血的具体功效。
鹿血的食疗作用
鹿血是鹿科梅花鹿或马鹿的血液或鹿茸血。 性热,甘咸,归肝、肾经。 具有补血益精、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鹿血在中医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民间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代,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鹿血确实具有美容、治疗贫血、调节免疫力、延缓衰老、提高记忆力、抗疲劳、提高性功能等多种食疗保健作用。
鹿血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医方.食志》,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鹿血的药用作用 详细介绍:“主壮阳,补虚,止腰痛,衄血,跌打损伤,狂犬病损伤,佐酒服治肺虚阳痿,吐血崩漏,诸气痛危患。饮之治病。大补虚益精气。” 和血、解毒祛痘、药毒”。
鹿血的药用作用
在临床上,鹿血常被用来治疗疲劳引起的疾病。 取鹿血适量,与热酒调和,趁热饮用,可治腰痛。 鹿血酒服,可治老年人心悸失眠。 近年来,鹿血也被用于治疗血液病:从鹿的颈静脉中取适量血液,放入白酒中,用浓度为30%的酒精制成鹿血,每次饮用10毫升 一次,每日3次,可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病。 值得提醒的是,患有高血压、肾炎、肝功能异常的人不宜服用鹿血。 鹿血一般补阳,但性燥,阴虚火旺者不能用。
鹿血的营养价值
鹿血的含水量为80%~81%,有机质占16%~17%,其中蛋白质是 主要富含19种氨基酸和多种酶,此外还含有多种脂类、游离脂肪酸、甾醇、磷脂、激素、维生素和多糖等。 灰分占3%~4%,并含有多种常量和有益的微量元素。 特别是鹿血中还含有丙种球蛋白、胱氨酸、赖氨酸、磷酸肌酸激酶和与心脏功能有关的酶类。
中医认为,鹿血味甘、咸,具有补虚、和血、止血的功效。 鹿血含有种类齐全的氨基酸、维生素、脂类、微量元素等,能补充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并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脑功能,提高抗疲劳能力。 鹿血中,由于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较高,所以服用后不仅能激活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还能增强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
鹿血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唐代鹿血已入药,宋代开始用鲜鹿血配制药酒 王朝。 《本草纲目》记载鹿血能“补虚损,益精血”,用鹿血配制的药酒具有温阳补虚、养血益精、疏通经络的功效。 许多书籍都记载了鹿血酒的食疗和滋补作用,如治疗肺虚咳嗽、崩漏、调理血管、缓解腰痛、补气血等。
鹿血酒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配方:新鲜鹿血100毫升,白酒1斤。
制作方法:将鹿血倒入酒瓶中,加入白酒,搅拌均匀,密封,冷藏24小时,取上清液饮用。
功效与主治:补肾益精。 用于肾阳虚,精血亏虚阳痿,腰膝酸软,恶寒腹痛,虚寒泄泻,崩漏等。
用法用量:2~3次 一天一次,每次10毫升。
现代药理研究对血液病,尤其是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有很好的疗效。 鹿血热忌阴虚火旺者或火旺者忌服,高血压、肝炎、肾炎等不宜服用。
具体做法:
【原料】鲜鹿血、鸡蛋、高汤、精盐、鸡粉、花椒水、八角水、料酒。
[制备方法]
1. 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高汤,加入鹿血搅拌均匀。
2. 然后用花椒水、八角水、精盐、料酒、鸡粉调好调料,上屉蒸15分钟。
【口味】香嫩,光亮细腻,营养丰富。
一样的效果,不同的方法,就看你如何选择,如何使用,一切尽在你的掌握!
更多内容推荐阅读
梅花鹿产品技巧:辨别真假鹿肉及食用秘方
梅花鹿鹿茸功效与作用 酒炖汤 其他吃法
全鹿酒 美容养颜必备
梅花鹿筋药源及食用方法总结
鹿肾、 梅花鹿宝营养价值分析图
梅花鹿原液鹿鞭膏,男人的滋补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