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供销社“复出”的话题成为热议话题。 这种上世纪特有的商业模式,承载着很多人的回忆。
那时候还在用粮票、肉票; 都是在供销社采购,相当于现在的大型商场。
那时候大家都不富裕,很少有家庭愿意在过年之前吃好饭。 印象最深的是过年的时候,大人要用酒票换酒。 听大人们说,那个年代的酒,物美价廉,而且都是纯粮好酒。
听在供销社工作的老一辈人说,当时很多酒都很抢手,每次都卖光。 现在就算有钱,在市场上也很难买到正品了,怎么喝都没有当年的味道了。
今天,我就盘点一下30年前在供销社非常流行的白酒。 你喝过吗?
竹叶青酒
在那个武侠小说横行的年代,这款酒满足了很多人对天下好酒的假设。 最早的竹叶青酒不是一个品牌,而是对所有青酒的统称。
古时候,人们发现竹叶有退热、止渴、清心的作用,就用酒煮竹叶,称为竹叶酒。
后来,杏花村酒厂以汾酒为基酒,加入10多种药材为辅料,采用浸泡制备工艺。 这种白酒不是传统的白酒,而是酒的一种。
鼎盛时期,几乎每个省份都出产这种酒,可见他的名气有多大,但也正因为如此混乱的生产,导致各个酒庄的竹叶青酒的口感和品质都参差不齐。 参差不齐,毁了品牌。
精芝白干
“老黄皮”是当地人对这种酒的爱称。 当时在山东大部地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因其独特的芝麻风味而受到众多品酒大师的称赞。
净芝酒小时候名声在外,长辈贪吃时闻到香味。 作为第一批成名的鲁酒,景芝酒和兰陵酒陪伴了众多鲁酒爱好者。 不少酒友表示,他们是闻着景芝酒的香气长大的。
尤其是75°的老净芝白干,是很多老酒鬼的最爱。 现在市场上很难买到。
洋河大曲
现在人们对洋河酒的印象大多是洋河蓝经典系列,殊不知更早的洋河大曲也相当厉害。
洋河大曲酒连续三届获得“中国名酒”称号,也是当时红遍全国的品牌。 优良的品质和柔和的口感让许多饮酒者着迷。
尤其是当时流行的“敦煌牌”带盖玻璃瓶洋河大曲和美人瓶洋河大曲,更是葡萄酒收藏家的最爱。
口子酒
在80、90年代,“遂溪牌”口子酒绝对是抢手货。 此酒多次荣获国家优质白酒称号。
口子酒产于安徽淮北。 1970年代和80年代在全省所有商业网点均有销售。 曾用遂溪口子酒和淮北口子酒酿造。 后来两者合二为一,更名为现在的口子角。
光阴似马,老一辈人常看的供销社白酒也随之远去。
虽然供销社白酒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市场上还是有不少各具特色的纯粮酒。 以下 2 个模型就是这种情况。 怀念以前味道的饮酒者不妨试一试。 说起供销社的老酒,张公酒就不得不提这款张公酒。 张公酒可以说是第一个在电视上打广告的白酒品牌。 相信喝过酒的朋友还记得“好酒在章公”这句话。 广告词。
1984年,张工酒业研制成功38°低度白酒。 海浪。
此酒不浑浊,不杂色,低而不淡,柔而不淡,回味醇厚甘甜,无辛辣感。
风云降府风藏酒
此酒由茅台厂厂长李兴发与其子酿造。 高度还原了上世纪经典毛酒的口感和风味。
在上世纪白酒发展的上升期,茅台酒厂面临着酒质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基础。
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酿酒技艺,选用上等高粱作为酿酒原料,坚持使用12987古法,精选5年基酒,勾兑12- 岁陈酒。 这是一家精品店。
此酒微黄,醇厚,入口处散发出浓郁的酱香。 细细品味还有花果香。 下咽时没有辣辣的感觉,然后慢慢回味着老酒特有的香气,非常舒服,喝完空杯留香。 各位酒友所在的供销社都有哪些好酒?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