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青稞“雅古都”

秋季高原,阳光明媚。 西藏拉萨市达子区青稞田一片金黄,收割机在田间穿梭。 达子区德清镇百纳村村民丹增朗杰开着拖拉机在田间等待装载大麦粒。 他黝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香喷喷的青稞不仅是一家人的口粮,更是一家人重要的经济来源。”

高原 大麦是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特有的小麦植物。 千百年来,青稞产品作为当地人民的主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84岁的达瓦普赤喜欢称自己为“吃糌粑的人”。 她最喜欢的糌粑吃法是抓糌粑:取一个木碗,倒入热茶,放一块酥油,然后加入适量的糌粑,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量碎奶渣或白糖 和偏好。 用手搅拌并抓食。

“这糌粑吃一辈子都不腻”。 达瓦布奇老人说,以前青稞收割后,要自己炒,然后磨成糌粑,工序很繁琐。 现在,她习惯了直接买糌粑来消费。 在当地市场,以堆龙骨蓉糌粑最为出名。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勇乡南坝村第一书记阿努说,去年全村50户糌粑生产户销售糌粑700多万斤,获利300多万元。

对于30岁的索朗群贝来说,他最喜欢的是用青稞做的藏面。 每当清晨的阳光越过山脊照亮拉萨古城,遍布拉萨大街小巷的香喷喷的茶馆迎接着食客。 熟悉地拉开甜茶馆厚重油腻的藏式帘子,点上一碗藏面和一壶甜茶。 美好的一天从唤醒味蕾开始。 将面条用汤锅煮熟后盛入碗中,浇上香喷喷的牦牛骨汤,撒上牦牛肉丁和葱花,一碗香喷喷的藏式面条就做好了。 “一口面,一口汤,一口酸萝卜,无非是人间美味。” 索狼群培说道。

为进一步发挥藏面这一地方特色食品的独特优势,彰显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拉萨市积极推进藏面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 西藏空巴农牧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贡布多吉说:“我们平均每天生产1万多斤藏面,配送到300多家甜茶馆。” 甜茶馆近3000家,藏面日需求量至少6万斤。 藏面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用青稞酿造的青稞酒也是青藏高原的一张“美食名片”。

青稞酒的酿造工艺并不复杂,藏族家庭主妇大多是手艺娴熟的酿酒师。 靠经验准确掌握青稞煮沸的火候和拌曲时的温度,将煮好的青稞与曲混合,放入木酒桶中。 每桶酒粮可冲泡三四次。 酿出来的酒叫做头酒、二酒、三酒。 很多人为了让酒变得浓稠和清淡,通常会把几种酒调配在一起,调匀后饮用。 自酿青稞酒是藏族招待客人的佳品。 喝一碗青稞酒,听一首敬酒歌,心情舒畅。

传统青稞酒的保质期很短,主要是自酿自饮,用于交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稞酒走出去已成为重要课题。 如今,西藏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传统青稞酒和青稞啤酒酿造厂,形成了产业化、标准化的青稞酒酿造体系。

9月3日,江苏工业援藏重大项目拉萨朗热葡萄酒村暨洋河股份与拉萨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拉萨举行。 拉萨朗热酒村项目将致力于打造青稞酒产业集群。

总投资超10亿元的朗格酒庄项目,拉开了拉萨青稞酒酿造产业化进程。 项目通过“发展青稞加工业,壮大酿酒产业,建设美丽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有力地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为青稞加工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在拉萨乃至西藏。

“小时候,大麦经常用来做糌粑和大麦酒,现在有很多大麦做的健康零食,我很喜欢。” “90后”女孩次仁玉珍不仅爱吃这些零食,还开了微商卖这些零食。 “我的顾客遍布全国各地,他们都喜欢青稞做的菜。他们还用藏语告诉我西藏青稞‘雅古都’(藏语意为‘非常好’)。”

近年来,随着青稞产业的发展,青稞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多。 其中,青稞饼干、米果糖、代餐食品等深受年轻人喜爱。

西藏启正青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青稞研究、深加工和转化的企业。 若加工成青稞饼干、青稞片,效益可提高10倍; 如果用来提取青稞胚芽油、酶解多糖、酶解蛋白,效益会更高。 公司先后开发了30多种青稞产品,仅去年销售额就超过1080万元。”

从一粒充饥的粮食,到青稞米、青稞 从面条、饼干、饮料,到代餐食品,高科技高营养产品,通过科技的加持,简单朴素的青稞,如今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西藏农产品的“金钥匙” 加工企业和农牧民口袋里的“金种子”。 (经济日报记者何建明)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