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16日电(记者上官云)“鞭炮声岁末,春风送暖入屠苏。” 喜气洋洋的红灯笼、香喷喷的年夜饭……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我们对“过年”最美好的记忆。
春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是庆祝一周岁的盛大节日。 古代的很多习俗都带有很强的仪式感。 从宫廷到民间,人们都在以满满的热情迎接新的一年,也都在此时对未来寄予厚望。
那么,古人过年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这就是故宫过年
前段时间,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推出了“宫猫的故事·过年”系列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也明确介绍了宫廷过年的风俗习惯。 小年要除夕。
资料图:此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干清宫门前设置了一对“天灯”和“万寿灯”,作为一对“生肖吉祥-新年” 在故宫”展览现场体验部分正式向观众开放。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例如,腊月二十四是民间的扫尘日。 据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介绍,这一天进宫,不仅要认真打扫卫生,还要点亮宫灯。
乾隆朝的点灯时间定在腊月二十四。 这一天,干清宫和宁寿宫前要竖立高大华丽的天灯和万寿灯,还有造型精美、工艺精湛的花灯。 宫灯。
接下来,故宫还有很多重要的习俗,比如张贴门神等等。 按清代《工部条例》,“神宫门等处……工部所奏之仪,于今年12月26日恭挂。”
此外,也有文章说,除夕夜,为迎接新的一年,故宫内常上演“春节联欢晚会”。 而且,皇帝也要过年,清宫里也有专门的过年吉祥菜和点心盒。
春节是怎么来的?
从清宫的习俗中不难看出,旧时的“过年”其实是一件经久不衰的大事。
资料图:农历牛年将至,南京街头张灯结彩,千姿百态的花灯喜迎新的一年。 大红灯笼高高挂起。 杨博摄
俗话说,“入腊月为年,不出正月仍为年”。 如果从大年初一算起,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春节的节日活动大约要持续半个月。
据说,春节最初的雏形主要来自岁首岁末的祭神祭祖活动。 《诗经·周宋·丰年》中提到“丰年多黍米,又多上上仓。 百礼,为孔子带来福气。”
但早先,“岁首”的月份并不固定。 后来,汉武帝刘彻下令推行《太初历》,并确定正月初一为大年初一。 .
与此同时,过年习俗不断发展完善,放鞭炮、换桃符等活动也慢慢出现。
五心盘、屠苏酒……古代“吃货”的味道
古人对春节的重视,也体现在饮食习俗上,比如 就像吃人们熟悉的年糕、年夜饭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冷门”的习俗,在今天看来或许有些滑稽。
例如,据考证,南北朝时期,南朝人为了强身健体,会在正月初一吃生鸡蛋。 当时人们认为这样做可以清热降火,防治瘟疫。
“五心盘”曾是古人过年必吃的一道菜。 从形式上来说,有点像今天宴会上的蔬菜冷拼盘。 食材包括大蒜、韭菜等五种蔬菜,但会有一些调整。
关于饮酒,据相关记载,古人可能更习惯于饮胡椒酒、屠苏酒等,饮酒的次序也很有讲究,正如苏辙在《驱邪》诗中所描述的那样 《太阳报》:“岁末饮屠苏,不觉已七十余岁。”
古人认为过年是增加岁数 孩子一岁,逐渐成熟; 老人减一岁,年老体衰,所以我们要先祝福年轻人健康成长,再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过年,古人也会“下馆子”
除了讲究美食,人们还会通过其他一系列的活动来庆祝新年 . 很多习俗都带有仪式感,其主要内涵是祈福、感恩。
资料图:民间剪纸艺人正在创作牛年剪纸剪纸,王海滨摄
上述“寿岁”是 一般认为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周处《风土记》中也提到:“除夕先祭毕,老幼齐聚饮酒庆,谓之分年。”
在许多文人墨客的诗篇中,也记载了除夕守岁的景象。 如苏轼在《寿隋》中写道:“小儿不眠,夜相守欢。”
过年了,人们可能会选择外出就餐。 孟元老《东京孟华录》记载,正月初一夜,“贵家妇女沉溺赌博,去观望,到市井酒楼酒楼,习以为常, ”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年俗在不断变化,呈现出新的活力,但不变的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栏目主编:顾万全张武文字编辑:方颖
来源:作者: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