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蓝鲸财经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的公告中发现,海南椰岛旗下椰岛鹿桂酒抽查不合格。
公告称,淘宝仁和生酒类自营店(由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金字塔商行经营)在淘宝(网店)销售,名义上为海南产 椰岛(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椰岛酒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霉菌和酵母菌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海南椰岛告诉蓝鲸财经记者,市场监管部门近日对江西萍乡客户销售的椰岛鹿桂酒(500ml实惠款)进行抽查,认为“霉菌和酵母”项目超标GB16740-2014 指标有限。 我司一向重视产品质量管理,目前正在与监管部门沟通,尚未得出结论。
海南椰岛还透露,获悉抽检信息后,公司迅速开展自查自纠。 近三年生产的椰岛鹿桂酒40余批次委托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 经第三方检测,该产品“霉菌和酵母”项目符合GB16740-2014的规定,未发现超标情况。 此外,配合海口市监管部门对生产现场、工艺流程、生产记录等进行检查核实,未发现异常。
据了解,霉菌和酵母是评价食品质量安全的指示性指标。 霉菌菌落数和酵母菌落数。 如果食品中的霉菌和酵母菌数量超标,会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严重时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 16740-2014)规定,保健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不得超过50CFU/g或50CFU/mL。 保健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数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污染,也可能是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好,也可能是 与产品储存和运输不当有关。
这并不是海南椰子岛第一次被正式“命名”。
2015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51种违规添加伟哥的保健酒和配方酒清单。 作为“正在调查”。
伟哥和西地那非是酒精中严禁使用的成分。
瞬间,海南椰岛被拖入漩涡中心,股价跌停。
据报道,事件曝光后,海南省食药监局已派专人赴四川会同当地食药监局进行调查。 经初步确认,四川省抽检的产品(包)为海南椰岛产正品。
虽然此后,海南椰岛方面澄清,在近期抽检中未发现违禁物质。 然而,“伟哥门”毁掉了椰岛多年积累的大部分口碑,以至于次年一季度,海南椰岛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4008.88%。
原标题:非法添加“伟哥”后,海南椰岛鹿桂酒再次抽检不合格
来源: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