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加上张裕的净利润,国标以上的酒企才能不亏本!
文字 | 酒狼队
编辑于小梅
中国酒类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酒类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95亿元,净利润 为1.43亿元。
以张裕上半年业绩来看,意味着全国其他规模以上酒类企业合计净亏损约2.29亿元。
2020年亏损还是2.14亿元,现在变成了2.29亿元,这让不少业内人士担心葡萄酒行业“触底反弹”。
毕竟在今年的多重利好因素之下,国内除张裕外的多家酒企业绩似乎都不太好。
A
张裕“一骑绝尘”,拉开与后续企业的距离
张裕发布的202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74亿元,同比增长32.14%;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2亿元,同比增长16.69%。
与张裕营收和净利润两位数的增长相比,同样是国内知名酒类上市公司的王朝酒业和威龙表现平平。
皇朝酒业上半年营收约为1.796亿港元,较2020年同期的8990万港元翻番; 1.427亿港元出现较大跌幅。
上半年,威龙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44.4%,净利润由亏损1.4亿元扭亏为121.2万元 . 与2019年同期的营收3.7亿元、净利润2128.7万元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对比上述3家上市酒企的营收和净利润,可以看出张裕确实“出类拔萃”。
公开资料显示,张裕已占据中国葡萄酒市场30%以上的份额,而且这一市场份额还在不断扩大。
2020年,全国酒企业绩“惨淡”。 大家都认同市场已经“触底反弹”,而到2021年,葡萄酒市场将迎来触底反弹。
但到目前为止的数据只能证明两件事:1.葡萄酒市场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与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整体复苏相比,明显滞后。
出现这种情况的背景是:1、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 2、澳大利亚葡萄酒因关税问题暂时退出中国市场; 3、民族自信增强下的“新国潮”兴起。
也就是说,在多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依然无法带动国内酒企的发展?
B
张裕是中国葡萄酒的希望,因为没有“一蹴而就”
在接受采访时,张裕总经理孙健表示 可见,当前的市场环境,决定了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复苏不可能“一蹴而就”。
他认为,虽然自“双反”以来,澳洲葡萄酒的销售一直被包括国产葡萄酒在内的其他生产国的葡萄酒所填补,但国产葡萄酒的填补效果并不理想;
同时,今年以来,国内疫情持续反复。 偶发的疫情让国内消费者在消费上更加谨慎,对于非生活必需品、还没有养成日常消费习惯的酒的消费更加谨慎。
除孙坚观点外,另一位业内专家表示,品类竞争加剧也是葡萄酒回暖“放缓”的关键原因。
目前国内白酒和啤酒是大众主流,低度酒和果酒的销售业绩越来越好,势必“抢走”市场份额 本来属于酒。
专家还表示,葡萄酒市场的回暖并不如预期。 除了疫情影响和品类竞争加剧,“根本问题”是消费群体基数有限。
长期以来,国内葡萄酒消费者的数量并没有快速增长。 一方面,文化影响力不足,酒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很少见。
另一方面,某些酒的“不接地气”宣传,导致部分消费者对酒产生了错误的认知,一直将酒与西餐、浪漫、礼仪等“绑定”在一起。
但值得庆幸的是,张裕葡萄酒的“引领”给了中国葡萄酒“希望”。
作为中国酒企的“龙头”,张裕销售业绩的每一次提升,都意味着其品牌力的提升。
随着张裕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张裕这个“点”来接触和了解中国酒企和品牌,产生联动 影响。
由此看来,张裕在葡萄酒行业的价值与茅台在白酒行业的价值“相近”。 给张裕一些时间,或许能带动国内葡萄酒的火爆。